校友工作|毕业二十载 归来仍少年•安全1405103班毕业20周年重返母校

作者: 时间:2025-07-15 点击数:

6月的沈阳,夏意渐浓,阳光透过校园的梧桐叶,洒下斑驳光影。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迎来一场满溢青春情怀与深厚情谊的相聚——安全工程学院1405103班校友毕业20周年返校活动。二十七名来自天南海北的校友,带着岁月沉淀的故事,跨越城市的距离,怀揣对青春时光的炽热怀念,以及对母校的拳拳眷恋,奔赴这片曾承载奋斗、欢笑与成长的校园,携手开启一场回溯初心、共话往昔、见证蜕变的温暖之行 。





探航空奥秘,忆青春韶华

当指针走向上午9点,于海峰老师和航空博览园解说同学早已等候在此,他们用热情的笑容和温暖的拥抱,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校友。踏入航空博览园,一架架带着岁月痕迹的飞机整齐排列,像是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。停机坪的风,裹着青春的余温,吹过校友们的发梢,那些被岁月揉皱的校园记忆,正随着这场奔赴,在战机的金属光泽里、在彼此重叠的脚步声中,慢慢舒展开来,重新鲜活成二十岁那年,课堂上、实训中、青春里,关于沈航、关于安全工程、关于彼此的珍贵片段。





图片

示范寻旧梦,航空话新篇

随后校友们踏入了航空工程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,这里的每一台设备、每一处实验区域,都承载着航空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教学理念。在航空发动机展示区,一台台精密复杂的发动机模型整齐排列,引得校友们纷纷驻足。这些模型不仅是航空工程的核心部件,更是沈航教学与科研实力的生动体现。




探通航奥秘,忆沈航时光

 走进辽宁通用航空研究所,一场别开生面的新能源飞机探索之旅就此开启。进入研究所,大家便被一架架造型独特的新能源飞机吸引。全球首款获适航证的新能源四座电动飞机RX4E锐翔尤为瞩目,它以零排放、低噪音的优势,成为航空业绿色发展的标杆,校友们纷纷在飞机前驻足,感慨科技进步。在氢能源展区,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RX4HE同样吸睛,2024年首飞成功的它,主要核心部件初步实现国产化,发动机功率达120kW ,碳排放近乎为零,彰显我国在氢能源航空领域的突破,也让校友们看到航空动力变革的希望。校友们感叹,此次参观通航不仅见证母校的科研实力,更感受到航空事业的无限潜能。





触校史脉络,拾青春印记

 踏入校史馆,一场跨越时光的寻忆之旅即刻启程,于海峰老师指着老照片,将老校区的故事缓缓道来。那些年在老校区的奋斗、欢笑,在校友们心中苏醒。从早期艰苦创业的校舍图景,到如今现代化校园的发展脉络,于海峰老师带着大家穿梭历史,让回忆不再零散,而是成为连贯的沈航记忆拼图。




舌尖品旧忆,重聚沈航情

中午时分,校友们步入学生食堂,打饭窗口飘出了“锅包肉”“打卤面”的香气,那是他们曾经熟悉的味道。校友们排着队,像当年一样有序地打饭,然后围坐在长桌旁,边吃边聊,回忆着曾经在食堂里发生的趣事,分享着这些年的生活经历。那一刻,食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,熟悉味道暖胃更暖心,串联起旧时光与今朝情 。



旧课重开讲 青春再续章

时间来到下午,于海峰老师和校友们参加了一场特殊的班会,再次串联起青春的珍贵片段。辅导员重启“点名”环节,让时光瞬间倒流,翻开那本带着岁月温度的点名册,熟悉的名字依次被唤响,各位校友应声站起,举手的姿态里,还留着当年课堂上的几分青涩;这一场跨越二十年的点名,点的是青春回忆,名是同窗情长,更是校友与母校、与青春岁月的深情对话。



班会之上,辅导员于海峰老师细数往昔:从初入校园的军训迷彩,到毕业设计的灯火通宵;从食堂里的“旧味道”,到球场边的加油呐喊……那些专属沈航人的青春印记,在话语间鲜活重现。




校友们也纷纷走上前,分享二十载人生历程:有人投身航空事业,为蓝天梦添砖加瓦;有人深耕科研,在专业领域突破创新;有人扎根基层,用热忱回馈社会……不同的轨迹,却都带着沈航赋予的底色,在交流中碰撞出共鸣的火花。








山海虽遥迢,沈航是归巢

返校活动接近尾声,校友们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——一台全新的98寸华为教学一体机,为学院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心意。这不仅是一次温情的重逢,更是一场跨越二十年的深情回馈。



廿载光阴流转,沈航始终是校友们心底的坐标。愿此程重逢的暖意,化作继续奔赴山海的力量,下一个二十年,我们再以校友之名,共叙沈航情深!